工作动态

瑞昌生态环境局:潮涌大江新赛道,美丽瑞昌展新颜

来源: 时间:2025-02-05

2024年,瑞昌生态环境局聚焦重点抓提升,攻坚难点求突破,抓紧抓实作风建设,全面提升监管能力,奋力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上开辟新赛道、创造新业绩,奋力谱写蓝天常驻、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的美丽瑞昌新篇章。



这一年,瑞昌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空气和水环境质量再创有监测数据以来最好水平,交出了“4321”的靓丽答卷。空气质量优良率实现“四年连升”,PM2.5浓度实现“三年连降”,国家和省级考核断面的水质类别和水质综合指数实现“双改善”,土壤环境质量安全可控,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100%。瑞昌市获评九江市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优秀等次,并在13个A类县“市、区”中排名第一。瑞昌生态环境局先后荣获省、市、县三级目标管理考核先进单位,全省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表现突出集体等荣誉。


强治污提质量

“三大攻坚”绘就美丽画卷


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不断扩大污染防治攻坚成效,持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守护好“一方蓝天”,持续提升空气质量。强化PM2.5与臭氧协同控制,推动亚东水泥等11个大气污染防治工程项目,5家砖瓦窑企业完成整治,完成绩效评级企业162家,其中,中材科技完成环保绩效A级改造,亚东水泥二厂、荣联环保完成环保绩效B级改造。


纳入重污染天气减排清单企业211家,分类实行停、限、错峰等差异化应急减排管控措施。修订《瑞昌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张贴瑞昌市工业企业落实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措施“一厂一策”公示牌,与湖北省阳新县签订《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合作框架协议》,推动赣鄂两省大气联防联治。完成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企业4家,实施各类清洁生产审核方案46个,减排二氧化碳当量19.1万吨。2024年,空气质量优良率97.3%,同比提升2%;PM2.5浓度23.8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15%。



呵护好“一江清水”,持续深化治水成果。开展赤湖瑞昌湖区周边污染源排查、溯源、监测,编制《赤湖瑞昌湖区水环境情况报告》。推进瑞昌市乡镇集中供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程,开展乐园河省级“美丽河湖”创建,撤销桂林张畈地下水源保护区和长江饮用水站。28个长江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并销号,30个非重点河湖排污口已整治24个,完成阶段性整治目标。2024年,国控洋港镇断面水质保持Ⅰ类,省控大屋何、九江县麦沟断面稳定Ⅱ类,水质综合指数3.2656,同比变好3.36%,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优良率100%。



保护好“一方净土”,持续夯实固土基础。积极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开展第十四届九江市运会“无废”宣传,创建无废细胞8个。全市230家产废单位全部完成危废管理计划申报备案,重点监管企业和危废经营单位购置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加强优先监管地块管控,完成12个“一住两公”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评审,9座尾矿库实施分类分级环境监督管理,完成17个农村环境综合治理任务,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率达100%。


强保障提质效

“三优服务”厚植发展底色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夯实为民举措、提高帮扶标准,做好项目审批、监管帮扶、争资服务,持续擦亮营商环境“金字招牌”,不断塑造绿色发展新动能。


做优“政务”服务,提高项目审批效率。落实“三集中、三到位”和“一窗式办理”要求,环评审批和排污许可证核发全部线上办理,让群众从“只跑一次”实现“一次不跑”。推行容缺办理、豁免管理、告知承诺等审批方式,提升环评审批的包容性,促进环评审批提质增效。2024年审批项目34个,其中豁免审批11个,发放排污许可证10家,排污登记32家,86家企业提交排污许可执行报告,提交率和审核率100%,累计解决企业排污许可问题40余个。


做优“帮扶”服务,优化惠企利民举措。大力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优化“三服务”机制,抓实“进百姓门、排千企忧、暖万家心”干部作风大提升活动。召开企业座谈会公开征求意见建议,开展企业帮扶红色先锋活动,深入理文、凯耀等企业开展“环保大讲堂”,积极为企业送政策、送技术、送服务,帮扶企业及时解决经营管理中的环保问题。帮助新洋丰肥业有限公司取得项目环评,解决企业多年悬而未决的困局。破解环境容量难题,帮扶江西国泰新材料有限公司获得排污口设置批复。创建生态损害赔偿基地,帮助12家失信企业完成生态信用修复。



做优“争资”服务,助推发展提质增效。积极申请中央专项资金支持,大力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绿色低碳转型升级。累计争取中央大气污染防治资金6455.8万元,推动亚东水泥实施脱硝脱硫改造、廊道封闭技改等重点项目。成功申报瀼河水生态修复和石门水库环境保护工程,争取中央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2550万元。


强作风提能力

“三力齐发”锻造铁军队伍


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推进作风建设专项行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抓实“选育管用”全链条,以“思想破冰”促“行动破题”,激发干事创业新活力。



坚持政治引领,赋能“原生动力”。强化理论武装,落实第一议题和每会一廉,开展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22次,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全力推进“转作风、提能力、抓落实”作风建设专项行动和“进百姓门、排千企忧、暖万家心”干部作风大提升活动,纠治打着环保幌子搞“一刀切”问题7个,办理民生实事11件,着力解决一批群众身边急难愁盼的“顽瘴痼疾”。



聚焦本领锤炼,提优“实战能力”。圆满完成生态环境监管能力提升政治任务,落实专项资金1043.35万元,配备执法辅助、通讯和应急设备等40余台(套),新增监测仪器设备20余台(套),完成实验室标准化改造,打造县级监测样板站。监测站顺利通过实验室资质认定扩项现场评审和九江市市监局审批,资质项目数达到174项,在九江市5个骨干站中率先达标。持续深化“全年、全员、全过程”练兵,突出实训、实战、实效,不断优化执法方式,提升执法效能,出动执法人员1200人次,检查企业580家次,荣获九江市生态环境执法实战实训暨执法大练兵比武竞赛活动集体一等奖。



强化机制先行,激发“创新活力”。开展“三问三答”主题教育,推行干部队伍规范化管理“红黑榜”评选,录制“承诺有声、践诺于行”亮诺承诺微视频,继续举办“生态环境大讲堂”,建立纪律作风日常督查工作机制,推动干部队伍建设和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组建青年干部活动小组,每月开展“环保铁军 青春有young”系列活动,激发干事创业激情,系统提升综合素质,全面锤炼过硬作风,倾力打造一支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生态环保铁军队伍。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瑞昌生态环境局将继续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坚定不移当好“环保卫士”先行者和“美丽瑞昌”守护者,为奋力打造长江之滨活力新城贡献更多生态环保力量!